一是多形式挖掘推廣特色美食。開展特色美食投票推薦活動,評選出特色餐飲店117家,酸湯魚、酸湯牛肉、酸湯粉等特色菜品、小吃14個。開展“凱里酸湯”公共品牌宣傳推廣,發揮“中國酸湯美食之都”城市品牌效應。赴廈門開展凱里酸湯文化推介,拍攝制作酸湯魚、酸湯粉等系列特色美食宣傳視頻,制作“凱里美食匯”圖冊和凱里精品菜單,以微信公眾號宣傳、直播、短視頻帶貨等多形式進行宣傳推廣。
二是高標準打造特色美食品牌。將酸湯產業作為全市兩大首位產業之一,組建專家顧問團,制定酸湯生產加工及酸湯餐飲行業地方標準,確保品牌質量。目前,凱里紅酸湯獲批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凱里酸湯魚”制作技藝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凱里酸湯魚獲得貴州省首批“黔菜”品牌產品、貴州十大名菜稱號。

凱里酸湯系列產品
三是建機制強化龍頭企業帶動。實施“百戶龍頭企業培育工程”,引導酸湯及特色食品企業探索建立“合伙人”機制,積極打造酸湯餐飲“百城千店”項目,扶持做強一批龍頭企業,目前已培育貴州黔酸王食品有限公司、亮歡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凱里田園食品有限公司3家龍頭企業。打造快活林、侗嘎佬等28家餐飲品牌形象店,力爭到2025年打造“凱里酸湯”系列品牌形象店100家。
四是拓思路探索“美食+”融合發展。以酸湯產業發展為契機,結合本地山水田園風光和少數民族文化等旅游資源,打造集休閑度假、旅游觀光、健康養生、研學體驗等于一體的酸湯文化產業園。推出民族風味游、酸湯探秘游2條美食旅游線路,舉辦凱里酸湯美食季、凱里酸湯美食節等美食體驗活動,亮歡寨、苗王谷、苗嶺高山等11家餐飲店參加。豐富旅游業態,拉動旅游消費,助推旅游產業化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