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凱里市堅定不移用好改革“關鍵一招”破難題、防風險、求創新、拓開放、促發展,突圍困境,開創新局。近5年實現全市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5.9%,連續五年入選中國西部百強縣(市),連續四年入選中國縣域旅游綜合競爭力百強縣(市)。
一是經濟體制改革明晰發展路徑。繼續深化“放管服”,成立市委產業發展和投資促進委員會,開展市領導服務企業服務項目服務民生“三服務”工作。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三去一降一補”取得重大成果。以高質量發展統攬全局,以民族醫藥、玻璃加工為重點的新型建材產業和以酸湯、藍莓加工為重點的特色生態食品加工業建設加快,海生玻璃、黔波永太、國藥血制、飛云嶺、苗仁堂等公司、企業在園區加速集群,近5年來,全市共簽約項目376個,簽約資金826.06億元,到位資金537.69億元。
二是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改革成效顯著。全國易地扶貧搬遷后續扶持工作現場會在凱里召開,代表貴州省接受國家第三方評估并順利過關??缈h易地扶貧搬遷、“出門七有”社區模式等一批經驗,獲得了省、州認可推廣,實現81個貧困村6.13萬貧困人口全部出列脫貧,4.42萬人搬出大山進城安居。完成10059套易地扶貧搬遷不動產權證辦理,兜牢1728戶6206人防貧監測和幫扶底線。著力實施“企業興村、能人回村、市民到村”“三村”工程,打通城鄉要素雙向流動通道,激活鄉村振興建設新活力。著力推動“平臺公司向實體機構轉型、合作社向公司運營轉型、普通農民向職業農民轉型”“三轉”改革,推進農業現代化大發展。
三是社會體制改革持續發力。國家中小城市綜合改革試點和國家新型城鎮化試點驅動城鄉面貌明顯改善,城市建成區面積拓展至73.62平方公里,戶籍制度“零門檻”改革持續深化,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74.9%,被評為全國新型城鎮化質量百強縣。“雙減”促進教育減負提質,突破行政區劃界限,與都勻建立共享分擔機制,成功開通了凱里至都勻城際客運公交。疾病預防控制機構、醫療機構等防控救治能力加強,行政村衛生室實現全覆蓋。深入推進“一中心一張網十聯戶”基層治理機制,全面提升基層治理能力和水平。2021年12月,貴州省訴源治理現場觀摩會在凱里市召開,訴源治理相關做法經驗得到省、州肯定。《貴州省凱里市創新“村社宜站”加強村綜合服務能力建設》獲民政部評為2021年全國基層治理創新典型案例,為全省唯一入選案例。
四是生態文明改革持續改善城鄉環境。出臺《“十三五”環境保護與生態建設規劃》和《凱里市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試點實施方案》,構建了河道保潔管理新模式,“河長制”得到全面強化,生態環保督察反饋問題整改取得實效,魚洞河流域生態環境綜合治理先期試點成效初顯,中心城市、千人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均為100%。扎實推進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和長江經濟帶發展,建成國家級生態鄉鎮1個、生態村1個,榮獲國家節水型城市稱號。投入12.53億元為行政村、自然寨配備垃圾清運設備和保潔員,建制鎮垃圾轉運設施全覆蓋,城鄉垃圾收運率達100%。建成大健康綠色慢行步道52.7公里,70個公園廣場,城市建成區綠地率達39.31%,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14.82平方米。成功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省級園林城市,榮獲中國綠水青山生態強縣稱號。
五是文化旅游改革提升美譽度。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通過省級評估,凱里苗嶺旅游度假區獲批省級旅游度假區,下司古鎮榮獲國家4A級景區,南花苗寨、灣水巖寨被批準為3A級景區。旅游產業持續井噴,旅游綜合收入年均增長13.15%。凱里酸湯魚制作技藝入選國家第五批非遺代表性名錄推薦項目,舟溪青曼苗寨、旁海屯寨苗寨入列中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非遺與旅游融合推動麻塘精準扶貧”入選2019非遺與旅游融合發展優秀案例。落實旅游“四大行動”,以作價入股方式盤活香爐山景區項目,并打造成為以康養旅居為主題的中華醫學文化園。市文化館入選全國一級文化館,完成20個鎮(街)綜合文化站和200個村(社區、居)綜合文化服務中心整合建設,鎮街文化服務中心、圖書館、農家書屋、社區圖書室實現全覆蓋。2021年5月,全新打造的《銀·秀》非遺版正式在云谷非遺小鎮復演。累計接待游客2944萬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301.96億元,同比分別增長40.15%、46.38%。
六是民主法治領域改革促進公平正義。推行民事訴訟程序繁簡分流工作,根據案件類型和繁簡程度,深化“分流、調解、速裁、快審”機制改革,提升司法效能。出臺《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凱里市委員會委員履職考核辦法》,進一步加強委員履職的服務與管理工作。出臺《凱里市法治宣傳教育第八個五年規劃(2021—2025年)》,有序推進全市各部門2021年法治宣傳教育和依法治理工作。
七是黨的建設制度改革有力激發干事創業活力。制定下發了《凱里市年度綜合考核工作規定(試行)》《凱里市年度綜合考核實施辦法(試行)》《凱里市黨建工作成效考核辦法(試行)》《凱里市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政治素質考察辦法(試行)》《關于進一步激勵干部擔當作為奮勇爭先的若干規定(試行)》等相關制度,建立考核領導體系。制定了《鼓勵引導人才向基層一線流動的若干措施》《關于推進“1+N”人才積分制評價機制改革的實施方案》《發揮教育高地資源優勢實施技能培訓行動壯大新型農民隊伍工作方案》《凱里市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深化干部作風建設實施方案》等方案,切實構建更加科學、高效、管用的人才政策體系。大力實施“村社宜站”建設工程,全面發展壯大新型農村和社區集體經濟。積極探索以向內輪崗、向外交流、向上學習、向下鍛煉的“四向”年輕干部培養新模式。
八是紀律檢查體制改革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運用“大數據”分析引領精準監督。2021年,精準發現涉及違規領取城鄉居民養老待遇、職工養老待遇679人,涉及資金62.18萬元。探索將村黨支部紀檢委員、村務監督委員、民生監督員整合為專職紀檢監督員的“三員合一”監督模式,凝聚監督合力,提升監督效能。